全部资讯| 独家新闻|楼市之窗|视频直通车|精彩专题|百瑞直播|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合肥房产网>合肥房产资讯>合肥民生>正文

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园开园啦!包公像揭幕!解锁千年包公文化密码

2023-03-17 17:04:24    来源:江淮晨报 543

扫描
摘要:太好了!

春归万物苏,美好向新而生。3月16日,令人期待已久的“包公诞 故里颂”系列活动之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园开园暨包公像揭幕圆满举行。丰富的现场节目、有趣的互动表演、惊喜的好礼相送,拉开了开园的大幕。这个春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包公出生地,开启一场有品位的文化之旅,解锁其蕴含的千年包公文化密码。

包公文化传承千载

青天故里领略风采

初春的肥东县包公镇,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目之所及,皆是美好。山峦环抱下的包公故里文化园,仿宋代风格的民居建筑群映入眼帘,园区内包公故居、孝肃阁、包公书院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在古香古意中透着文化底蕴,和肥东传统朴素的人文情怀相得益彰。

伴着如此美景,昨日上午9时许,由肥东县包公镇人民政府、肥东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合肥东部新城文旅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包公诞 故里颂”系列活动之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园开园暨包公像揭幕活动隆重开幕。

初入包公故里文化园,就会被文化园大门上的对联所吸引,第一联为“包公故里,吴楚要冲,古郡铺开千幅画;廉洁渊源,忠贞典范,清风赋出一园诗”,第二联则是“公生明,廉生威,百姓心头崇铁面;孝为本,德为范,千秋宇内仰青天”。短短数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包公文化与精神。据了解,文化园内的所有楹联、牌匾都是由全国各地的知名楹联专家和书法家撰写,雕刻是由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弟子参与制作,视觉效果令人惊叹不已。

在开幕式活动当天,前来参观的市民沿着青色石板路走向园内的莲花广场,环望四周,一股清廉之风荡尽心尘。包公故居、孝肃阁、包公书院……这些与包公相关的仿宋民居古建筑无不让人思绪翩翩,仿佛置身于宋朝时期,随处可见之物都有着历史的味道。它们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民族精神的延伸,也让市民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韵味。

“世界包公,故里肥东。”包公是肥东的,是合肥的,是安徽的,又是中国的,是世界的。他出生和成长在肥东,为官后足迹南及广东、北到河北,千百年英名远播,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流传着包公的故事。在包公书院的明伦堂内,正中的包公矩阵现代塑像吸引市民的目光。

“这尊现代塑像,是包公离开家乡做官的年龄,主体雕塑由7600多片褐色透明亚克力组成,上面雕刻包公奏议集的名句,是国内唯一的一尊以现代手法呈现的包公像。”包公故里文化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寓意着一千多年来,无数老百姓心目中的不同的包青天形象。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塑像顶部的星空,则是暗合民间“包青天乃天上文曲星下凡”的传说。

树立文化地标

以“廉”会友传递包公精神

轻抖水袖,如行云流水;放飞水袖,如玉带飞舞……在欣赏完精妙绝伦的原创舞蹈《清风韵》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肥东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最耀眼的就是千百年来受到尊崇的包公。包公故里文化园着眼于包公桑梓地传说多、景点多、遗迹多的资源优势,以传承包公思想和包公文化为主要宗旨,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历史遗存,深度挖掘和提升包公“孝、廉、智、正、忠”等优秀品质。

“包公是从肥东走出来的宋代名臣,千百年来,其为官清廉、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精神始终受到后人的敬仰。”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包公故里文化园专家组长翁飞介绍,“世界包公,故里肥东”,已经成为包公家乡的一张靓丽名片。

“作为包公的出生地,建立包公文化宣传地十分有必要的,这是地地道道的本地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翁飞坦言,打造包公故里文化园,需要实事求是讲好包公故事,还原他最真实的、历史上的包公形象。千百年来,衍生出很多与包公相关的文学作品,传奇故事、戏曲故事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对打造肥东文旅融合非常有意义。“毕竟世人对包公的敬仰和热情从未消退,包公故里文化园开园以后,一定会吸引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

众所周知,包公也曾在河南开封、商丘,广东肇庆、河北沧州、河间等多地为官,一生清廉,造福百姓,留下了众多为官清廉、秉公执法的故事,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包公文化”。此次活动也邀请到开封、合肥两地包公园的专家到场并送上开园祝福。

“肥东作为包公文化的发源地,为包公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包公故里文化园开园为全国包公精神传承提供了一个新的廉政教育基地。”开封包公研究会会长李良学表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有利于沿着包公足迹,进一步挖掘包公文化的意义、传播包公形象,共同提升包公文化的影响力。

“包拯出生在肥东县包公镇。那里至今流传着他七岁断牛的故事……”作为以“讲包公故事 倡清廉文化”为主题的第二届讲包公故事暨小小解说员大赛中的优秀选手,来自肥东县城关中学的陶湘亭同学带来了精彩的演说节目。

“勤奋、自强、宽容、感恩,包拯身上的美好品德永不过时,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会向中华先辈致敬、学习!”近年来,肥东县积极在中小学举行讲包公故事大赛活动,有利于将廉洁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廉政教育融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广大青少年从小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成为廉政文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清正廉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千年包公深入人心,包公精神世代传承。有关包公的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清官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除庐剧外,京剧、豫剧、昆曲、秦腔、川剧等几乎所有地方剧种均有包公戏,剧目丰富,常演不衰,戏曲故事家喻户晓、演唱形式喜闻乐见。

不同的剧种以独特的艺术特色塑造和演绎不同的包公形象。在开园活动中,各界戏曲大咖来园助阵,让传统国粹与山水美景交相辉映、绽放异彩。庐剧《包公打舅》选段《做得孝子做忠臣》、黄梅戏《陈州怨》选段《一言赛过万把钢刀》、京剧《铡美案》选段、《清心为治本》……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戏曲表演,不仅让观众们享受到文化盛宴,而且还能将包公文化独有的丰富内涵及韵味无限延伸。

接下来,本次开园活动的重头戏来了!包公故里文化园门牌由“包公”牵手当代少年一同揭牌,古今对话、传统演绎,让包公形象深入人心。另外包公故里文化园开园启动、包公像揭幕则是通过“时代传承—开园启动—包公像揭幕”的串联模式实现环环相扣,达到承前启后的效果。伴随着掌声,红绸布被揭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尊通过VR技术复原的青年包公像,目光如炬,意气风发。

“作为包公的后代子孙,很有幸见证包公故里文化园的建设,包氏后人都非常期待文化园正式开园。”肥东县包公镇包先生表示,文化园和本土包公文化资源形成联动,对包公精神的传承起到推动作用。

在开园活动期间,市民们积极参与现场多种趣味体验活动。不仅可以有奖问答、打卡领礼,还能体验糖画、面塑、剪纸等非遗项目,现场惊喜不断,令人流连忘返。

发掘包公文化经济内核

推深做实区域品牌建设

肥东县作为包公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自然景观资源,将历史文化与政治、经济、现代科技相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建设文化肥东的美好形象。近年来,肥东更是借鉴以包公精神为代表的优秀廉政文化,建设集传统文化、生态旅游、廉政教育于一体的包公故里文化园,擦亮“包公故里”的品牌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为弘扬包公文化,宣传魅力肥东,肥东县组织了“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活动,采访团的足迹远涉广东、浙江、河南、河北等包公曾经的为官之地,所到之处反响强烈。活动获中国报业“金推手经典案例奖”,为“世界包公,故里肥东”这块文化品牌宣传造势。成功推动包公出生成长地与任职地的交流,推动优秀民族传统与当今时代主题的交汇,推动特色文化与地域经济的交融。

鉴于包公文化及精神历久弥新,被赋予很多时代的意义,新时代仍然需要大力弘扬包公文化。肥东县一直在充分挖掘包公文化内涵,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包公文化品牌。而包公故里文化园会以包公廉、孝、忠等廉政文化宣传为核心,将包公廉政文化融入景区内,打造包公文化世界IP,创建特色清廉旅游文化体系,推出廉政主题教育培训业态,形成参观体验+课程讲解+户外拓展的模式。

同时,发扬忠孝文化,研发青少年忠孝文化体验课,开展亲子旅游,开拓文旅融合新境界,构建“处处是廉”的旅游环境,传承包公文化中的重要家风思想,让大家在旅游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包公故里文化园的建设与开放让肥东作为包公桑梓地“传说多、景点多、遗迹多”的资源优势更加明显,也为构建合肥市包公文化旅游圈体系,推动肥东文旅经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记者 邵晓杰/文 高博 王浩/摄 通讯员 洪雪雁)

  • 喜欢

责任编辑:house37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还可以输入 150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站立场

    广告

    本周新闻排行榜

      本月新闻排行榜